中醫(yī)方面認為,人體之中由于正氣不足,這就導(dǎo)致身體抵抗力下降,一些濕邪就會入侵我們的身體,導(dǎo)致生病。所以說,想要令身體恢復(fù)健康,那么就需要去除體內(nèi)的濕氣。那么該如何祛痰祛濕呢?艾灸可以起到很好的養(yǎng)生效果,身體有濕氣、咳嗽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來治療,那么,祛痰祛濕灸哪個穴位?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祛痰祛濕灸哪個穴位進行比較好,如何才能夠收獲到更好的效果。
祛痰祛濕灸哪個穴位
中醫(yī)方面認為,艾灸具有很好的補陽祛濕的作用,是一種非常好的養(yǎng)生、治病手段,在正確的穴位之中進行艾灸,不僅能夠有效的去除身體之中的濕邪,同時還具有預(yù)防各種各樣疾病的功效。常見的艾灸方法有很多,具體的艾灸穴位如下:
***:關(guān)元穴
這個穴道的位置在我們的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,是一種具有很好養(yǎng)生以及強健身體功效的穴位。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,能夠有效的調(diào)理氣血,并且對于補腎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。一般情況下,如果是使用艾灸條進行,時間應(yīng)該控制在10~15分鐘左右;如果是用火罐進行艾灸,那么時間可以稍微的進行延長,控制在20~30分鐘左右。
第二:中脘穴
這個穴道的位置在腹部的正中線,也就是肚臍上面大約四寸左右的位置。一般情況下,如果是食用艾條進行,時間應(yīng)該控制在10~15分鐘;用艾罐則是需要20~30分鐘。在這個穴位進行艾灸,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所出現(xiàn)的各種疾病以及癥狀,例如腹瀉、拉肚子以及胃潰瘍等等。
第三:豐隆穴
在這個穴道的位置在小腿前外側(cè),也就是在外腳踝肩部上面大約八寸的位置。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濕的穴位,每天食用艾灸條進行艾灸大約十五分鐘左右,能夠有效的起到健脾化濕的作用,對于身體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。
第四:解溪穴
這個穴道的位置在祖輩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,橫紋中間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。這個穴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,進行艾灸之后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,較好能夠每天進行艾灸十五分鐘左右。
第五:足三里穴
這個位置在外膝蓋下面三寸,也就是在脛骨外側(cè)一橫指左右。將艾條使用10~15分鐘;艾罐則是進行艾灸20~30分鐘左右,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。
除了上面所說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令身體恢復(fù)健康之外,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養(yǎng)成科學(xué)的生活方式,千萬不能夠過度的服用煙酒或者是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,這對于脾胃功能、消化能力以及身體健康情況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響。另外,還應(yīng)該進行適當?shù)捏w育鍛煉,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身體素質(zhì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