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(jù)網(wǎng)友反映,這幾天,有種想要砸電梯的沖動。因為在狹小的封閉空間里反復(fù)被喊麥式的廣告騷擾,強襲感官,想躲都沒處躲?!皬娨u彈”來自某醫(yī)美整形廣告:一群身穿白裙子、面目長得像是親戚的女孩,排著隊列洗腦循環(huán)喊:“女人就要整整整,女人美了才完整?!?
雖說整容本非女性專屬,但其女性“專利”屬性卻很濃重。男士整容的廣告很少,而廣告中的主角也基本是女性,不少媒體和廣告或隱或顯地在傳遞這樣一種聲音:男人只要有錢、有才就行,不用“整”也不用“妝”,因為很多成功男士就是這樣的,而女人卻不行——***女人不行,不***女人也不行,因為“萬般皆下品,惟有美了高”。在一個女性被引導(dǎo)成為主力整容消費者的“完美”年代,容顏被渲染成了女人頭等重要的事,所謂“沒有丑女人,只有懶女人”,所謂“不美你都不完整”。整容成了通往幸福人生的必由之路,媒體、廣告不懈的“關(guān)懷”和“體貼”讓女人不斷地意識到:不整不行,不青睞“整”就別想被所謂的人生幸福所青睞?!靶腋6际菉^斗來的”,但似乎女人的幸福不是來自奮斗,而是來自折騰身體。為了強化促銷效果,有的廣告營銷不惜添油加醋、夸張誤導(dǎo),甚至以貶損、歧視、污化女性為前提。
是誰賦予了一介醫(yī)美廣告界定女人完整與否的權(quán)力?如有論所言:從女人要結(jié)婚才完整,到女人要生娃才完整,現(xiàn)在又弄出個女人要整了才完整。這等“妖”言惑眾,不激起眾怒怎么可能?寫到這里,我很心疼“妖”這個字,女字偏旁,赤裸裸的性別歧視,雖然是古代造字的遺跡。那就用“謠”言來去性別歧視化吧。
誰都明白,廣告就是為了吸引眼球掙大錢,“在商言商”無可厚非,但抹黑、“挖坑”構(gòu)陷則是居心叵測了。誰說女人就要“整整整”,不整就不美了,不美就不完整了?以此定義,當今絕大多數(shù)沒有整過的女人都不美都不完整了?醫(yī)美手術(shù)問世之前,千百年來,所有沒有整過的女人都不美都不完整了?顯然是一派胡言,卻還要占據(jù)價值高地,儼然在那兒做指點眾生、激揚夢想狀,真是“是可忍孰不可忍”,活該被罵!
據(jù)悉,有難數(shù)計的美容和整容手術(shù)應(yīng)用軟件鼓勵人們尤其是女性用更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形象,過分看臉的流行文化和生活方式也讓人們被顏值裹挾的程度惡化,連越來越多的娃娃面孔也開始加入整形整容大軍,每到寒暑假,更為集中。當醫(yī)美定義的外表美被成為女人的標配之時,一個商業(yè)市場就形成了,因為自然的界定是千人千面、各美其美,并非人人都能生得如時尚雜志、醫(yī)美廣告展示宣稱的那般,如此一來,“整整整”就有了充足的產(chǎn)業(yè)空間,商家就有了利潤可賺,那些唯利是圖、唯“財”是舉的廣告商、媒體也就有了用武之地……而一味被其牽著鼻子走的女性,有人損失了不少的真金白銀,有人整容反被毀容……
“我的身體我做主”,2016年5月,擁有15座格萊美獎杯和3000萬張唱片銷量的美國著名女歌手艾麗西亞·凱斯,發(fā)布了一篇宣言,表達了她對要求女性表現(xiàn)成特定形象的刻板印象的厭惡,尤其是那些要求女性必須變得苗條、性感、完美的苛刻評判,“我曾經(jīng)時刻被周遭提醒著不夠漂亮,太男孩子氣,長得不完美……于是我就漸漸變成了一只變色龍”。但她不想變成一只“變色龍”,于是,她發(fā)起了一場“不化妝”運動,社交網(wǎng)站上“不化妝”的話題激起了1200多萬的參與量,人們紛紛上傳自己不加修飾的照片,并希望以此傳達對真實自我的贊賞。試問,都“不化妝”了,還需要動輒整容求“完美”嗎?醫(yī)療整容的風險,商家又曾向公眾告知了多少?那些整形致殘、致死事件的后續(xù),又是怎樣的結(jié)局?
有權(quán)威人士說過,暗示年輕人只有通過整形才能獲得自信和快樂,是十分危險、不可接受的。
我們所有人,包括商業(yè)機構(gòu),都應(yīng)該在強化年輕人的認知彈性這一問題上負起責任。而對于成熟女性來說,對其人格和智商的侮辱和矮化更是不能忍受和接受的。在一個日漸多元的社會里,美是多元的,越來越成為社會共識;而所謂的“女人的完整”其實是一個人為臆造的偽命題,只要你為自己的理想奔跑逐夢了,你就是完整的,不論男女,也不論婚否、是否有娃,更談不上“整”沒“整”了。